因为楚莹和霍祈都是全战学院的一年级新生。

林笙觉得她们在大学里也确实能学到扎实的基本功。

所以,白天的时间,林笙就专门指导尼娜进行一对一的特训。

等到傍晚,楚莹和霍祈放学回来后,三人再进行团队合练。

对于招募新队员的事。

楚莹也完全赞同林笙的话。

先把队伍的框架组建起来最重要。

所以,她大手一挥,用五千元一个月的工资,正式把吴宇给招了进来。

三楼一共有十五个房间,现在只住了六个人,还绰绰有余。

但楚莹还是认真地把走廊左边的房间划分为男生区。

右边的房间划分为女生区,并且郑重其事地宣布了宿舍的第一条规定。

“两边的选手!晚上九点之后,不准串门!”

听到这条规定,霍祈和林笙不约而同地在脑子里想着同一件事。

这位大小姐,看着风风火火的……

但骨子里只是个乖宝宝啊……

她是不是还停留在以为接吻就会怀孕的阶段啊?

吴宇人很好。

每天都主动把整个基地打扫得一尘不染。

早上起得也非常早。

见到每个人,他都会大声地打招呼。

但是,他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

每天早上打招呼的时候,都让着急去上学的楚莹和霍祈很头疼。

“霍!霍霍!霍!!”

“……你要唱歌吗?”

霍祈睡眼惺忪地看着他。

“霍祈小姐!!”

“啊?啊……你要跟我表白吗?”

“早早早……!!!”

“早……~”

“早上!!!”

“嗯……是早上了~”

“早早早上好!!”

“……嗯,早上好。”

霍祈有气无力地回答。

“楚楚!楚楚!!”

“行了霍祈!来不及了!赶紧上车!”

楚莹一把拉住霍祈,把她塞进了车里。

“拜拜~”

霍祈从车窗里挥了挥手。

吴宇看着远去的轿车,显得十分沮丧。

林笙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行了,打起精神来,准备和尼娜一起进行基础体能训练。”

岑雪应该对尼娜进行过非常系统式的教学。

即便林笙不参与。

尼娜也会每天按时进行体能训练和基础综合训练。

风雨无阻。

因为这所训练基地没有那些高科技的监控设备。

无法实时监测选手的身体情况。

所以教练的作用至关重要。

林笙每天都是用平板和笔记本手动记录他们的心跳和脉搏之类的情况。

晚上回房间之后再进行系统的分析。

有时候搞不明白就打电话问岑雪。

至于战具的调试和维护。

林笙倒是把之前店里的那些老旧设备都给搬了过来。

有总比没有强。

而负责调试战具的自然也是林笙。

在听说霍祈连一套属于自己的战具都没有之后。

楚莹当即决定,周末就带她一起去买一套。

霍祈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表示自己现在身上钱不够。

一套普通公司生产的基础款战具。

价格也要在两三万左右。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

就连林笙当初随手堆放在垃圾箱里的那把匕首。

要是真拿去二手市场卖,也能卖个两千多。

所以,对于霍祈这样的家庭来说。

虽然可能小时候经常去体育馆租借战具来玩耍。

但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战具,应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他们现在虽然是业余战队,但怎么说也是一支战队,肯定不能直接使用最基础的款式。

楚莹拍着胸脯表示没关系。

“俺颇有家资!”

然后就兴高采烈地拽着霍祈,直奔全战领域的专卖商店去了。

林笙让林芸也陪着她们一起去。

林芸虽然不是选手,但这么多年跟着林笙耳濡目染。

也对各种战具的厂家和种类十分熟悉,能给她们一些参考意见。

最后,三个妹子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不止有霍祈的崭新战具。

还有大包小包,各种新买的衣服、裙子和鞋子。

唉。

三个女人一起逛街。

果然最后都会变成这样啊。

林笙和吴宇虽然没说话。

但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无奈,然后默契地叹了口气。

当晚,林笙正在房间里整理着数据。

尼娜的身体素质很强,但年龄毕竟才十五岁。

她的身体还在成长发育阶段,所以如果现在就拿她和那些顶尖职业选手的身体数据去比,可能会有些困难。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

林笙打开门,门外站着换了睡衣的霍祈。

霍祈的睡衣不是那种可爱的卡通类型。

反而是有些暴露的吊带短裙,将她姣好的身材勾勒得淋漓尽致。

她手里提着一个银色的箱子。

“教练~让我进去呗。”

“额……已经十点了。”

“啊?你不会真的要遵守那个乖宝宝守则吧?”

霍祈促狭地笑道。

其实,一般的夜间训练。

都会持续到十一点多。

但是今天几个人去购物了,林笙也就放了她们一天假。

“放心放心,我来的时候看过了,那个乖宝宝大小姐已经睡死了,不会有事的。”

说罢,霍祈直接侧身挤进了房间。

“打扰啦~”

林笙有些无语,但也知道霍祈来是为了什么。

“不能明天再调试吗?”

他看着霍祈手上提着的箱子。

霍祈吐了吐舌头,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兴奋。

“有点等不及了……这辈子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战具。”

“虽然……是借的大小姐的钱……”

“还是别一直叫她大小姐了,她其实挺在意这个的。”

“好勒好勒~”

林笙接过箱子,放在桌上打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两把崭新的双枪战具。

林笙拿起其中一把枪看了看。

他掂了掂重量,手指熟练地滑过枪身。

“KeStrel ArmS(隼械工业)生产的‘黄蜂III’……这一型号居然还在出新版?”

林笙有些意外。

“隼械工业”的口碑在业内还算不错。

他们生产的战具,现在也有不少职业选手在使用。

但他们一般更擅长制作近战武器,比如太刀和长剑。

至于远程战具。

“隼械工业”就只在十年前推出过一款。

也就是眼前这一款“黄蜂”双枪的初始版。

其性能在当时还算平均。

且采用了高容量外置弹匣。

拥有很强的火力覆盖优势。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

重量较重,外层装甲较厚,且后坐力巨大。

所以,这款战具卖得一直不是很好。

而这,也牵扯到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双枪这种武器,在职业选手的世界里处境一直很尴尬。

之前几个有名的双枪选手,在进入世界赛级别的比赛后。

也往往会被迫转型,去使用狙击枪或者其他类型的远程武器。

因为就算双枪战具设计得再好,伤害太低,是它的硬伤。

一梭子子弹打下去,即便是在全弹命中的理想情况下。

最多也就让对手的护盾削减30%左右。

而一把狙击枪,只要能完成全蓄力精准射击,打中要害点,一枪就能打掉对手60%的护盾。

虽然操作难度天差地别。

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回报。

加上正式赛场场地复杂,环境多变,狙击枪明显更适合在关键时刻创造奇迹。